English

新中国护理第一人王琇瑛

1999-09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孟华 王宏 我有话说

新中国50年近日,我们走访了90余高龄的王琇瑛老人,她斜靠在床头向我们点头微笑。

1983年5月12日,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二十九次奖章颁发通告,授予中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王琇瑛国际护士最高荣誉奖——南丁格尔奖章。这是新中国护理工作者首次荣获的最高荣誉。

近几年,王琇瑛老人的身体不太好,记忆很模糊,但当她清醒时,总是惦记着自己的工作。“我们献身于护理事业,造福人类、救死扶伤,把青春献上,让生命的火花永放光芒…”老人从事护理工作70多个春秋的漫漫历程正像她创作的这曲感人的乐章。

1931年,王琇瑛以优异成绩从协和医院高等护理学校毕业后,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得理科硕士学位。在她心中护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,她牺牲了个人幸福,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卫生护理事业。在协和医院工作时,她穿梭于每一个病房,像对亲人一样待病人,当发现内科病房中的病人有一半以上患的是感冒、疟疾、肺结核等可以预防的传染病时,她就走街串巷,深入群众,全身心扑在公共卫生护理工作上。

新中国成立前夕,王琇瑛接到了邀请她到英国留学的通知。“我不能离开祖国,尤其是在这个时候。”在她看来,理想的殿堂应建筑在祖国的土地上。于是,她毅然放弃了出国的机会,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。抗美援朝期间,她自告奋勇率领第一批护士教学队奔赴东北,为前线培训了50余名优秀的护士长。后在她的积极努力下,改建并创办了北京市三所护士学校。1961年,她调任北京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,这是新中国自己开办的第一个高等护理专业,从聘请老师、扩建教室到编写教材、制订教学计划无不凝聚着她的心血。她还创办了《护理杂志》,为数万护士开辟了一块耕耘的园地。如今,她的学生已遍布国内外,其中许多已成为护理教育和护理岗位的骨干和专家。

王琇瑛晚年的生活忙碌而充实,没有星期天,不过节假日,时常伏案工作到深夜。七八十岁的老人要参加组织中华护理学会的日常工作和学术活动,主编《家庭护理》,参与撰写《百科全书护理分册》,到全国许多省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。1982年王琇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实现了30年的夙愿。1986年王琇瑛被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接纳为名誉会员。

“国家不可一日无兵,亦不可一日无护士。护士的工作必须像田园中的水一样灌注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。”王琇瑛对护理工作的诠释正是她一生履行的誓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